既是社区工作者又是医护人员援汉社区医生肩挑两担
2023-06-21 0评论 9人围观
图为才仁永吉在自己的书柜前。 潘雨洁 摄
“饼干宝宝”初长成:豆蔻少女勇“追梦”
中新网青海玉树6月28日电 题:“饼干宝宝”初长成:豆蔻少女勇“追梦”
作者潘雨洁
午饭时分,才仁永吉和永藏母女俩对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聊,房间里宽敞整洁,电热壶中奶茶正沸。
才仁永吉面容清秀,明澈的眼神一如11年前那个婴儿—2010年,她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被救起,因一张脸颊沾满血污、小手紧攥半块饼干的照片,被人们叫作“饼干宝宝”。
那时才仁永吉不满一岁,对灾难没有记忆。但提起当年热心援助的武警、医生、市民,母亲永藏眼眶不禁泛红,“他们那么好,我却连声谢谢也来不及说。”
图为才仁永吉在自己家中。 潘雨洁 摄
地震后,母女俩搬进水电暖网齐全的新家,虽告别过去“断电、烧牛粪”的日子,要开始新生活却并不容易。2016年,永藏的父亲久病,两个弟弟先后考取外地的大学,求医、供读、养家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
要打理生意、陪父亲去北京看病,永藏无暇照顾女儿。从小学起,才仁永吉每天自己起床、梳头、上学,还学会炒菜、洗衣。“她炒的土豆丝,比我的都香,”永藏很骄傲。
靠着多年努力打拼,如今永藏开在市中心的服装店生意稳定,母女俩不仅吃穿不愁,她还为女儿存下一笔将来读书的费用。
“最近,我周围不少店铺陆续开通直播、线上卖货,客源销路越来越广。”永藏说。
而才仁永吉少女初成,脸上的笑容代替疤痕。“我以前喜欢弹,可现在没时间了,”她指指窗台上的电子琴,“从六年级开始,我每周末都要与同学一起补习英语、写作。”
才仁永吉即将升初中,永藏希望女儿去学习氛围更好的省会附近念寄宿中学。
“她还这么小,就要去800公里外生活,今后跟我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从才仁永吉出生,永藏便一人抚养,母女从未分开。虽不舍,但为了女儿的将来,永藏还是下定决心。
“过去,我们的父母都是牧民,不太重视教育,”为减轻家中负担,永藏读到六年级便辍学,“当时,像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但现在的家长大都是上班族,对孩子的学习很上心。”
看到其他家长亲自辅导功课,永藏自责又焦急。“没上大学,是我最大的遗憾,”她希望女儿今后找到稳定的工作,“不再像我这么辛苦,也不靠父母、丈夫,自食其力。”
每天,才仁永吉乘车上学,念的还是当初永藏的母校,但“小平房、尘土飞扬的断头路”,已变成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两旁楼房林立、夹道树木青葱,车辆行人往来不息。
“平时,邻近县城、乡村的牧民在市区做生意,每年虫草采挖季回到故乡,一年获得两份稳定的收入
- 大江东e视界|老弄堂抗疫有道带着小鸟去方舱
- 21只朱鹮在华阴放归陕西秦岭6市皆有朱鹮飞舞
- 新华全媒+|有求必应战“疫”中的特殊管家
- 辽宁绥中:暖心童画白衣天使
- 5毫米铅笔芯微雕为女足庆贺小伙下一步瞄准冬奥夺金项目
- 走失男童没穿衣服在街头乱跑,幸亏遇到她!
- 40岁农民工考取12本证被质疑没意义:想重新定义农民工!
- 甘肃张掖城区28万居民尝鲜喝上“祁连雪水”
- 这面墙火了!背后故事太有爱
- 余家杂技: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天
- 百度
- 相关文章
- 周师傅,你藏不住了!
- 另类“赛场”,体育“大白”加入战斗!
- 你想家,家也想你
- 冬奥礼包藏童真祝福“双奥之城”儿童描绘未来画卷
- 那些微笑,正是我们平凡生活的解药
- 杭州隔离点的“特殊点心”:“小勇士”吃上医院自制糕点
- 回眸2022|谢谢你曾带来的温暖
- 北京唯一高风险区里,159个微信群织起温情保障网
- 一句承诺河北76岁老人义务照顾孤寡老人20余年
- 情感传话人高位截瘫网店老板开设“代道歉代表白”业务
- 最新评论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