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他们正能量满格|发光吧!勇敢者
2023-11-21 0评论 2人围观
新华社成都12月24日电 他,曾经历汶川地震,立志长大也要去救人,如今他奋战在各个森林火灾扑救、抗震救灾现场。
他,在地震的那一刻,出于本能反应,冒着余震救下更多人却错失最佳逃生机会,独自与孤独、饥饿、恐惧相伴十余天,最终创造生命奇迹。
她,平时是一名语文老师,在重庆缙云山的山火救援行动中,巾帼不让须眉,化身“摩托骑士”,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运物资、捡垃圾。
……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值得尊敬的普通人,他们是张自立、甘宇、代兰兰……他们不惧生死,勇敢向前。2022年年尾,我们逐帧重温那些发光的瞬间,致敬勇敢者!
张自立:危难时刻,“汶川哥哥”挺身而出
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中,一张消防员怀抱婴儿的照片感动全网。因消防员臂章上有“汶川”二字,一些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汶川哥哥”。
泸定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汶川大队消防员张自立和队友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到达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时,进村的路已经中断,然而村子又在山上。消防员们先在一个临时码头坐橡皮艇到山脚下,然后拿着刀沿着山脊攀爬,他们边走边砍路,整整走了近3个小时。
当张自立来到照片中婴儿的家里后了解到,孩子的父亲不在家,爷爷和妈妈重伤,已被直升机转运到医院。但年纪较大的奶奶没有力气,抱不动孩子。张自立赶紧上前帮着抱起孩子往外走。
“当时情况紧急,山上还在垮塌,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赶紧把所有伤员以及老人小孩转运出来。”他后来说。
张自立是今年才正式下队的新人。但在四川广安、泸州,贵州赤水,湖南永州等地森林火灾扑救现场,都有他的身影。几次扑火,他要么是在“枪头”的位置,要么就背着管带往前冲。
在汶川大队,大部分消防员和他一样,他们经历汶川地震,亲眼见证一群勇敢者曾为灾区争分夺秒、全力救援,14年后的今天,他们也都选择成为勇敢者。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守望相助。
如今,四川进入冬季防火期。张自立平时积极参加实战化训练和体能训练。“希望自己通过平时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关键时刻不辱使命。”他说。
甘宇:为救更多人,险些丢了自己的命
12月10日,甘宇带着锦旗和家乡特产重返石棉县当面感谢救命恩人倪太高。他们上一次见面,是甘宇在野外生存了17天后,被倪太高找到。
9月5日,泸定地震发生时,甘宇所在的湾东村水电站距离震中只有9公里。一瞬间,落石不断,烟尘弥漫。甘宇和水工罗永赶紧去救受伤的工友。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湾东水电站是一座高水头水电站,输水压力管沿山脊而设。地震发生后,一旦压力管爆管,冲毁下游的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甘宇守着伤员,罗永冒着被落石砸中的风险去开闸泄洪。之后,两人又一起上坝,打开第二道闸门,关闭发电机,确认险情完全排除。
然而,此时大坝已变成一座孤岛,甘宇和罗永也错过了最佳逃生路线和时机。
选择自救的两人在到处是落石和倒木的丛林里前行。为了增加获救概率,甘宇建议熟悉地形的罗永先走。被困75小时后,罗永获救。寻找甘宇,成了一场持续的接力赛。
外面的救援队来了一批又一批。在丛林里摸爬的甘宇与孤独、饥饿、恐惧相伴。在荒野求生的第十七天,他的呼救终于被倪太高听到。
如今,甘宇还在休养,他开通抖音分享获救后的日常。“你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却险些丢了自己的命”“这才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网友纷纷评论道。
这是一个勇敢者遇到勇敢者的故事。甘宇和罗永在地震中选择结伴逆行,又共同寻找求生之路;倪太高自发加入寻找队伍,终与甘宇相遇。
在大灾面前,他们展示了普通人的平凡大爱,他们都是善良的勇敢者!
代兰兰:“摩托骑士”,向火场逆行
“谁会骑摩托车?需要志愿者。”她二话不说,骑上越野摩托,戴着头盔向着火场逆行,她叫代兰兰。
8月份,重庆多地突发山火。通往火场的山道狭窄崎岖,一队队越野摩托车骑手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运送救援物资。代兰兰也在其中,在山上的集结点,能往上拉东西她就帮忙拉东西,拉不了东西,她就默默捡垃圾。
40摄氏度的高温下,她戴着黑色头盔,脖子上搭个毛巾。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在轮胎扬起的尘土中,代兰兰的衣裤沾满了泥土,脸被热得通红。
她说:“我在朋友圈看到招募摩托车志愿者的消息就过来了,能做点事就做点事,重庆女娃不怕这些,就是冲!”
代兰兰不是第一次冲在前面。2015到2016年,她还曾主动报名去四川省凉山州悬崖村支教,被问起时她却说:“支教老师太多了,我不值得一提。”
顶着高温去一线守护家乡需要勇气、决心和信仰。代兰兰勇往直前,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女英雄”。
面对大灾大难,有在心中播下种子,14年后救人无数的张自立;有不顾生命安危,坚守职责的甘宇;有巾帼不让须眉,站出来守护家乡的代兰兰;还有无数个在危急关头,毅然选择逆行的勇敢者。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2022年终将过去,但这些勇敢的、坚强的、无惧风雨的灵魂仍在,正是他们让我们再次回忆起这一年经历的风风雨雨时,仍内心暖流阵阵。
致敬勇敢者!
策划:陈知春、高洁、何莉
统筹:陶虹、王雅迪、潘红宇
记者:张海磊、王宇轩、吴燕霞、薛晨、董小红、沈伯韩、王晶晶
海报设计:穆问春
视频制作:曾学真
终审:高洁
编辑:陶虹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上一篇:既是社区工作者又是医护人员援汉社区医生肩挑两担
下一篇:
- 保证最后一公里通畅,上海快递业陆续恢复有序运营
- 精准服务帮老年人接种“暖心”疫苗
- 武汉理工17年冬衣补助惠及逾3万贫困学子
- 余家杂技: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天
- 迟到60年的浪漫
- 5毫米铅笔芯微雕为女足庆贺小伙下一步瞄准冬奥夺金项目
- 这个动作太暖心!消防员半蹲配合“大白”测核酸
- 湖南永兴“共享药品”护邻里暖民心
- 60年过去,这个青年的笑容依旧坚定而温暖
- 少年,你干啥去了?
- 百度
- 相关文章
- 父亲推脑瘫儿子跑马拉松:“我答应他一辈子站在身后”
- 山东高密:点亮困境儿童心灯,织密关爱大网
- 95后女孩辞职带着爷爷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咬咬牙,再坚持下!”记一名普通医护人员核酸检测的一天
- “惭愧”的重庆油锯手和他的评论区|相对论
- 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
- “良心爷爷”饮品摊受欢迎两元一杯饮品喝完可续杯
- 浙江诸暨:保暖鞋助力小微鞋企过“寒冬”
- 星火成炬|“霸气”相助
- 老于,这是不是你?
- 最新评论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