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刘月舟:在国家重点领域矢志报国
2023-11-21 0评论 2人围观
新华社杭州6月15日电 题:“90后”博士刘月舟:在国家重点领域矢志报国
新华社记者唐弢
“很多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我们年轻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所以既然学有所成,理当矢志报国。”
说这话的人,是浙江大学化学系2021届博士毕业生刘月舟。还有一个多月,他就将奔赴祖国西北,在国家某重点单位的化学研究所开启职业生涯,投身于国防事业。在浙江大学,刘月舟的研究方向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生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SCI论文,获得一项专利。
和很多浙大的研究生一样,刘月舟的一天围绕着宿舍、教室、课题组三点一线运转。尽管这种生活看起来有些单调,但他却觉得,这种单调其实充满了活力。“我们做基础研究的,只有在学校打好‘地基’,才能在未来有更好的成果产出。”在刘月舟眼中,浙大带给他的是扎实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视野。
而浙大对他的影响,远不止学术。“学校对我的影响一方面是来自师长的谆谆教导,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学校整体的氛围:看到周围的学生都非常努力,我也特别想融入他们,成为其中的一员。”刘月舟说。
刘月舟常常庆幸,在自己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之中,总有一些人能给他提供启发。“我父亲曾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当过兵,在我小的时候,他会给我讲部队的生活。那个时候,我便开始向往这种生活,可以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坐标定位,有的人‘考公’、留校,有的人去企业闯荡,做市场的弄潮儿,而我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唤:到西北去,将个人的发展和祖国建设结合在一起。”刘月舟说。
凭借优异的学术功底和扎实的化学合成技术,刘月舟从几十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未来的工作中主攻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面试回来后,系里为刘月舟等几名在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表彰仪式。
“这既是对我们的鞭策,也是学校对学生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鼓励和宣导。”对此,刘月舟深受感动。如今,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正积极将毕业生赴重点领域就业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关注点,并积极通过机制建设、宣传引导、经费支持等措施强化落实。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重点领域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中,我将努力继承前辈们不畏艰险、拼搏奋斗的精神,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刘月舟说。
上一篇:既是社区工作者又是医护人员援汉社区医生肩挑两担
下一篇:
- 80米高空!史明君,好飒!
- 新青年丨为了“跑赢”诈骗团伙,他选择去说“段子”
- 小伙给留守老人拍照涨粉百万还办爱心厨房助抗癌群体
- 上海“抢劫邮政储蓄所”案告破民警回顾20年追捕点滴
- “惭愧”的重庆油锯手和他的评论区|相对论
- 夜里,女孩一瘸一拐边走边哭,擦肩而过的民警:不对劲!
- 白衣执甲保障群众就医业内:给医务人员更多理解关爱
- 教爷爷奶奶“玩”手机
- 她三闯火海,救了一家店!
- 宋慧华:让阳光温暖高原牧民的家
- 百度
- 相关文章
- 后来,真的快给我听哭了!
- 入住曾亲手参建的方舱,他又当上了维保志愿者︱上海战疫·凡人微光
- 【凡人微光】封控区居民断指民警护送就医成功保住手指
- 退伍老兵顾家兵:生死时刻跳河勇救落水者
- “大白”们,出发!
- 机场“掌灯人”,辛苦了!
- 上海:“丹丹小窗”暖意流转民警解决“急难愁盼”
- 一名基层家庭医生的一天
- 冬日送温暖
- 重庆“无声警务室”:手语成为民警“必备技能”
- 最新评论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