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孩子是块宝——特殊教育为残障孩子带来更多希望
2023-11-21 0评论 2人围观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无人机照片)。
在辽宁东部凤凰山脚下的丹东凤城市,有一所为智力落后、脑瘫、自闭症患儿提供培智、康复、职业培训的寄宿制学校——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这里的学生大都来自农家,被特教老师们当成自己的“宝”,用爱心呵护着。在老师们看来,学生们单纯得像白纸,他们有礼貌,见到每个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喜欢放声歌唱,喜欢运动。孩子们的点滴改变,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温暖。许多孩子从来到学校时的生活不能自理,到现在学会了扫除、洗脸、写字……27岁的特教老师孙海婷说:“他们是迟开的花朵,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爱。”
老师们每天白天为孩子们上课,晚上还要为住宿的学生做保育工作,每周还要跋山涉水去山沟沟里的农家,为严重的脑瘫及自闭症学生“送教”。他们敢于担当、任劳任怨,为了这群“折翼的天使”付出了超乎寻常的爱,他们在背后承受了很多常人无法体会的压力。是特教老师们无私的坚守,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重新树立了信心。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2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张丽在语文课上教学生们认识四季。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2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赵阅在手工课上教学生们做灯笼。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2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习打鼓。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3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为操场上自由活动的学生买来雪糕,一名先吃完的女孩告诉身边的男同学要拿住雪糕。新华社记者蔡湘鑫 摄
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寄宿学生们傍晚在操场上玩丢手绢游戏(5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3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几名老师和自由活动的学生们说笑。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5月13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一名男同学(右一)用自己的校服为班主任老师姜茹(右二)遮阳。新华社记者蔡湘鑫 摄
5月12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赵淑敏(右)带着学生在烹饪课上做葱花饼。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2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烹饪课上学做葱花饼。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2日晚上,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姜茹在男生宿舍里叮嘱学生们按时睡觉。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特教老师李化和李红驾车驶往赛马镇送教(5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5月12日,特教老师李红到凤城市赛马镇东甸村送教,为学生马明哲上识字课。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5月14日,特教老师李红来到赛马镇学生施忠达(右一)家里送教,这是李红为施忠达的弟弟擦拭嘴角边的蛋糕屑。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摄
上一篇:既是社区工作者又是医护人员援汉社区医生肩挑两担
下一篇:
- 精准服务帮老年人接种“暖心”疫苗
- 汶川地震截肢舞蹈老师:再度起舞助残逐梦
- 暖心驿站:让快递小哥歇歇脚吃口热饭
- “先救我妹妹!”
- 北京开辟“绿色通道”加快紧缺药品流转
- “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霓虹灯下守初心
- 他是120急救电话创始人,一生与死神竞速
- 红色旅游更红火
- 辛识平:让“就地过年”过出暖心年味
- “瓷娃娃”的逆袭:将自己打造成“钢铁侠”努力生活
- 百度
- 相关文章
- 这个“口罩印”,太让人心疼!
- 这封手写信火了!落款:一位热爱上海的老人
- 花式宣传防火消防员“操碎了心”
- 浴“雪”奋战!他们全力以赴护平安
- 轮椅上的“双奥志愿者”
- 3年找回370人!“胡祥雨工作室”的打拐寻亲路
- 从管道安装工到“站街工”再到挪车工,他说自己“挪对”了人生
- 云南怒江:健康教育“背包队”进村开展服务
- “熊猫血”大哥15年献血71次:工作间隙抽空去“救人”
- 95后姑娘免费送药,家里的药没了,后来又渐渐多了……
- 最新评论友情链接